
羌族特色商業街施工現場
羌族特色商業街施工現場
北川新縣城總體規劃(效果圖)
大眾網北川1月14日訊 (特派記者 吳哲)一條主街,有海子廣場、碉樓廣場、中心廣場,古戲臺、咂酒廣場,羊角花園等,兩條副街,古鎮小街的尺度,曲折多變的形態。作為北川新縣城的名片,羌族特色商業步行街以民族風情為主題,以民族民俗手工藝展示為特色,以體驗式旅游為核心,羌風印象為主題,傳承羌族文化,強調產業的規模集聚效應,力爭打造川西名街品牌。
北川新縣城羌族特色商業步行街規劃總建筑面積為7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已于去年12月底開工建設。
一主街,兩副街
“一主街”是東西向貫穿羌族特色商業街的空間主軸線。由一條平均寬14米的商業街有機串聯一系列城市開放空間組成,有廣場、“大禹故里”牌坊、海子廣場、碉樓廣場、中心廣場,古戲臺、咂酒廣場,羊角花園等,同時向兩側商業街空間導引、滲透。“兩副街”即主街兩側的兩條副街,采用古鎮小街尺度,形態曲折多變。副街上穿插有集貿市場、白石廣場、休閑庭院、水街、過街廊、碉樓等,與主街相互呼應,滲透。
主街將兩條副街有機串聯為一個空間形態豐富、富有羌族風情的商業街區,再現羌式傳統功能和特定空間,營造原汁原味的羌風,使旅游者能體驗真切的“羌風印象”。
體驗式旅游為核心,羌風印象為主題
“體驗式旅游”是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新模式,北川以發展體驗式旅游為開發旅游業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羌族生活習俗和旅游特色,通過開放空間系統,營造主題為“羌風印象”的種種場景,激發游客參與互動。商業街規劃的業態有多種:體驗式旅游商業、體驗式旅游餐飲服務業,體驗式旅游休閑娛樂、體驗式旅游接待、商貿辦公、手工作坊及相關配套設施。業態布局成行成市,強調產業的規模集聚效應,努力打造川西旅游服務基地的名街品牌。
仿原生傳統羌式建筑
商業特色步行街位于北川新縣城的羌族風情核心建設區,肩負著保護和傳承羌族文化特色的歷史重任,是最能體現羌族風貌特色的重要街區。風貌定位為仿原生傳統羌式建筑,外部形象充分展現原生態羌式建筑傳統特色,挖掘和弘揚羌族傳統建筑精華,大量使用傳統的造型、外立面材料等,并結合現代生活需要,營造原汁原味的羌族小鎮特色。
建好后的商業步行街對于提升北川新縣城綜合服務功能和品位形象,解決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山東省濟寧市和威海市正卯足了勁,全力以赴加快建設,力爭明年3月完成主體工程,9月交付使用。
“三個10層樓高具有前足特色的碉樓將成為北川縣標志性建筑,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腳設計將使這里成為集民族傳統與現代特色于一體的建筑集群。”濟寧援建北川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祝清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