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李登海做客兩報一網北京直播室暢談超級玉米

人大代表李登海做客兩報一網北京直播室

人大代表李登海談轉基因
大眾網北京3月6日訊(特派記者 趙新婷 楊博)“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今天下午,被譽為“中國雜交玉米之父”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登海做客兩報一網北京直播室,暢談學習《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他表示,解決“三農”問題重在人才,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能夠走進田間地頭,他還告訴記者,自己的妻子、兒子都投身到農村事業中,孫子從一歲多就被教授如何種玉米。
田間地頭,有志人才照樣發光
記者:人才隊伍的建設對農業發展的未來非常重要,但是現在一些專家擔憂農業人才會青黃不接,很多農業高等院校的大學畢業生都希望留在城市里,不愿意去農村,不愿意去田間地頭,對這個問題您怎么看?您也曾經做過全國青聯副主席,能不能談一談您對新一代農村青年的期許? 李登海:社會在飛速的發展,80后的觀點和我們不大一樣,向往大城市,這種心理很正常。但我覺得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能為農業發展服務,包括農業的研發和推廣。年輕人應該有正確的就業觀,我希望學農的年輕人到最能體現人生價值的地方去進行創新和鍛煉。現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一個非常快的時期,尤其是青年人都有很高的理想,我覺得城市跟農村一步之遙,并不太遠,也不能說進城就是不為農了。我們國家出臺了好多的政策,鼓勵大學生到農村中去,鼓勵他們去創業。其實現在農村的條件比較不錯了,從目前看大專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一展身手的人還是很多的,隨著認識不斷轉變,這個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我想一個有志氣的青年,在哪個地方都可以發光,在農村這些地方,在農業創新方面,他們都可以一展身手,大有作為。
一歲多的孫子,就教他種玉米
記者:聽說在您的帶領下,您的妻子、兒子也都投入到了這份工作中,特別是您的兒子,很多像您一樣當董事長的人,都把孩子送出國了,或者讓他上很好的學校接受高素質的教育,但是您卻是給您兒子一把锨頭,讓他去地里去刨坑,您當時怎么考慮的? 李登海:我覺得搞農業科研是個非常好的工作,我的兒子,應該能夠沿著我走的路子去進行新的探索。我沒多想,我覺得他就應該這樣干。這是我從小的志向,就是怎么來趕超世界的先進水平,科研需要不斷的有所發現,有所前進,需要一代一代的不斷去努力。這個工作在別人看來可能比較苦,但我的孩子很理解,他能夠戴著草帽,穿著工作服去 吃苦,很不錯。我覺得更主要的是我們的理想,我們就是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是一個永遠不斷的人生追求。我的小孫子,一歲零兩個月,我就教他種玉米。 記者:一歲零兩個月的小孫子就種玉米? 李登海:教他種玉米,不到兩歲的時候,我就叫他到海南去幫忙追肥放種。現在三周歲,今年又開始教他研究科學。我希望我的家人能夠從事這個偉大的事業。
轉基因尚在試驗階段 安全問題必須重視
記者:目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一些質疑,您能不能簡單給我們介紹一下,現在轉基因玉米在研發上有沒有新的進展? 李登海:我自己是搞常規育種的,轉基因這個技術,國家現在已經開始進行重大立項,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附進行研究,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目前轉基因技術有很多的科學家在努力,國家也很重視。從國際上看,轉基因玉米產量已經很大,我國最近也是在進行安全評價以后,安排了轉基因玉米的種植,現在屬于試驗階段,還沒有進行推廣,做安全評價以后,會準許它在科研當中、在一些特定區域當中使用。 主持人:那您會去吃這個轉基因玉米嗎? 李登海:目前轉基因在我國還沒有推廣,但從國際上看,從目前來講還沒什么問題。我們國家也許會很快的加大轉基因方面的科普和宣傳,因為對這方面的知識,大家都非常關心和關切,它牽扯的是食物安全問題,到底安全不安全?蟲子吃了以后都死了,人安不安全?既然國家在這方面進行科技創新,立項進行研究,國家就一定會重視安全問題,讓廣大人民能夠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