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孩子們都安排好了
2010-11-15 10:55: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生活日報
孩子們為鄭承鎮守靈
“承鎮走得太快了!太快了!”見到記者剛說一兩句話,鄭秀萍就哽咽得說不出話,一個勁兒地為弟弟感到惋惜。“我知道他放心不下孩子,我說,你放心吧,好多人都在幫著你的孩子們呢!”
“小承鎮走了!”11月14日晚上,記者電話聯系上鄭承鎮唯一在世的親姐姐鄭秀萍,說完第一句話,老人就泣不成聲。父母去世早,鄭承鎮從小就跟著姐姐生活,而他收養的第一個孩子就是領回了姐姐家。
14日凌晨得知鄭承鎮去世的消息后 ,鄭秀萍一天都沒怎么吃東西,兒子和媳婦已經去鄭承鎮家了,她說,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弟弟走得這么早。
□本報記者 李麗
“承鎮走得太快了,這半年給他打電話太少了”
鄭秀萍很自責,以前她每個星期都要到弟弟家看看
“承鎮走得太快了!太快了!”見到記者剛說一兩句話,鄭秀萍就哽咽得說不出話,一個勁兒地為弟弟感到惋惜。鄭秀萍是從鄰居那里知道鄭承鎮病危的,鄭秀萍說,自從鄭承鎮轉院到省胸科醫院,她只去過兩次,“我都不敢去看他,看了就難受,他可受罪了!”
鄭秀萍8月去看鄭承鎮的時候,他的口腔已經出現嚴重的潰瘍,只能靠輸液維持營養,“腿上連點肉都沒有,細得只剩下那么一小圈,臉上虛腫沒有個人樣。”鄭秀萍隨說隨用兩手比劃鄭承鎮消瘦的模樣,眼里含著淚,“我就跟他說,我說小承鎮,你怎么把自己糟蹋成這個樣子!”沒有說完,鄭秀萍的眼淚嘩地就下來了,鄭承鎮也沒有回話。
“我知道他放心不下孩子,我說,你放心吧,好多人都在幫著你的孩子們呢!”鄭秀萍記得,鄭承鎮也只是點點頭,一句話也沒有回答她。
鄭承鎮兄姊四人,他排行最小,老大是大姐,多年前去世,老二是大哥,住在還鄉店,去年臘月二十七去世,鄭承鎮特意趕去送了大哥最后一程。老三是鄭秀萍。鄭承鎮8歲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也去世得早,他從小就是大姐和二姐一手帶大的,后來因為收養流浪兒,單獨住在新菜市街4號,跟姐姐的交往也越來越少。
“我老公偏癱,沒法下床,從那以后我再也沒去過他家。”2004年5月13日,鄭秀萍的老公因病住院,就再也沒有康復,每天都要在床上度過,從那天開始,鄭秀萍再也沒有去過鄭承鎮家。“以前,我每個星期都要去他家里的,買上水餃、蒸包送去。”
“過了年該給他打電話問問怎么樣了,這半年給他打電話太少了。”鄭秀萍很自責,這半年對鄭承鎮的關心太少,后來他一下子就病重成這樣。“可是他一年一年也不來看我,拜年都是我兒子、兒媳婦和孫子去給他拜年,他光想著那幫孩子了!”
“領回第一個孩子時,真怕有人說他拐賣兒童”
面對鄭秀萍的擔心,鄭承鎮告訴姐姐,只要有一口氣,就干下去
鄭秀萍家住在一條老弄堂里,福音里街9號樓這座30年的簡易樓已經破舊得不成樣子,鄭秀萍住在頂樓,鄭秀萍的老公年輕時喜歡養鴿子,后來在樓頂上的鴿子籠就成了鄭承鎮藏孩子的地方。
“撿了孩子就放在俺家屋頂上一個鴿子籠里,那時候不讓他干,害怕犯錯誤,影響不好。”一開始,鄭秀萍和丈夫并不支持鄭承鎮,因為有過前科,擔心外面的人誤以為他是拐賣兒童的。擔心到時候,怎么說也說不清楚。“可是第一次把孩子送回親生父母那里,人家說他是個好人,還給他下跪。”鄭秀萍說,從那以后,鄭承鎮忽然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忽然發現自己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于是,堅定了收養孤兒和流浪兒的想法,鄭秀萍也逐漸理解和支持弟弟。
“那時候他為了養這些孩子,去火車站拾瓶子、拾破爛賣錢,白天睡覺,晚上就出去找孩子。”而收養流浪兒的過程,遠比想象得艱難很多,鄭承鎮先后干了兩個臨時工,都因為收養孩子而不得不辭職。“他本來在一家公司看大門,可是他還收養孩子,帶著孩子住在公司里,人家不樂意,把他們趕走了。”
鄭秀萍曾經親眼見到過鄭承鎮有四個血本,都是他偷著賣血的記錄,用賣血的錢給孩子買東西吃。“他都是等我們睡覺了才回家來,有時候虛脫得蹲在廁所里起不來。”孩子一個個往家里領,可鄭秀萍一共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實在裝不下這么多孩子,“后來一個木器四廠的經理幫了大忙,人家抓鬮抓到的兩間屋子給了鄭承鎮和孩子們住。”
后來,鄭承鎮和孩子們搬到新菜市街4號院,就很少去姐姐家。“只要有空,我每個星期都去看他們,買上包子、水餃什么的。”
“不孬,干了20年,上了北京,天安門城樓,國家還給了許多榮譽,就是走得早點了。”說到這里,鄭秀萍又哽咽了。
“吃飯少,可犟了,我怎么勸他都不戴假牙”
因為怕嚇到孩子們,鄭承鎮堅持不戴假牙,結果營養沒跟上
鄭承鎮“會過”是有名的,這一點在鄭秀萍那里得到了證實。“他特別會過,什么都舍不得吃,人家送的東西都要攢得壞了才算完。”對于這個習慣,鄭秀萍有點發狠,她印象最深的事情是鄭承鎮在王村勞教所里時,有一次拉肚子,鄭秀萍知道后就買了10個雞蛋去看他,“那個年代 10個雞蛋可不好弄,什么都要用票買的。”一路上,鄭秀萍托著10個雞蛋生怕掉地上摔壞了,可是鄭承鎮沒舍得吃,結果10個雞蛋全都放壞了。
“主要是小時候窮怕了。”鄭秀萍說,鄭承鎮從小就沒了母親,一直跟著大姐生活,大姐家5個孩子,根本吃不飽,養成了節約的習慣,什么好東西都舍不得吃。“他長病跟他長期營養不良也有關系,現在滿口牙都沒了,除了喝酒抽煙,他很少好好吃飯。”
曾有口腔醫院為鄭承鎮鑲了滿口假牙,可是他一直都沒有戴,“可犟了,我怎么勸他都不戴假牙,戴上假牙還能多吃點飯,這樣營養就能跟上。”后來鄭秀萍聽鄭承鎮說出了實情,因為戴上假牙嘴里總是流口水,孩子們說很害怕,從此鄭承鎮再也沒有戴過假牙。
如今,鄭承鎮依然保持著非常節儉的習慣,好心人送的東西都舍不得一下子吃完,總要攢些收起來。甚至連新分的廉租房都舍不得住,“他說過,廉租房給上了中學的大孩子住,學習緊張,孩子多了不好好學習,怎么能行。”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