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歲的青島老人馮作琪今天也來到讀者節的現場,他是一名退休高級工程師,也是《半島都市報》的金牌讀者。
2002年的《新奇動植物專輯》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專輯》
馮作琪對剪報集如數家珍
馮作琪老人的部分剪報集
馮作琪為孫女特意剪裁的《猴專輯》
大眾網濟南6月27日訊(記者 韋國騫) “自1999年《半島都市報》創辦以來,我就開始剪裁、收藏報紙。”74歲的青島老人馮作琪今天也來到第二屆讀者文化節的現場,他是一名退休高級工程師,也是《半島都市報》的金牌讀者。11年來,他用20多本剪報集,記錄了對這份報紙的深厚感情。
2002年的《新奇動植物專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專輯》、2004年的《小說連載專輯》、今年的《猴專輯》……馮作琪老人對一本本剪裁精美、保存完整的剪報集如數家珍。“每天一份《半島都市報》,既能幫助久居青島的人回憶老青島,又能幫助初來青島的人了解新青島。”馮作琪告訴記者,十幾年來,《半島都市報》幾乎成了自己家中的一分子。吃飯前看新聞,午休后讀小說連載,晚上家人看電視時自己拿著放大鏡在《青島地理》板塊中找小時候熟悉的街道和建筑,這都成為了他的生活習慣。
“現在你看到的這些剪報只是所有剪報的一部分,還有幾本被朋友借出去了。我不心疼,我最高興的就是大家都能看見這些剪報,能讓朋友通過《半島都市報》對青島有更深的認識。”馮作琪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在整理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專輯》時,由于有幾份報紙實在買不到,都是以10元/份的高價淘來的。
“我的小孫女是2004年出生的,那年正好是猴年。我專門為她做了一本《猴專輯》。”指著所有專輯里“體型”最大的一本,馮作琪老人說,希望自己的孫女也會愛上《半島都市報》,成為大眾報業集團未來的“金牌讀者”。
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