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玉堂
劉玉堂,著名作家。
近年我們的國家盛事不斷,好事連連,奧運會的輝煌猶如昨日,六十年大慶的盛典仍在眼前,大場面、大精彩見得多矣!可全運會一開,人們還是激動不已、興味盎然!
這邊廂,全運比賽戰猶酣;那邊廂,萊蕪上空又舞彩練。我們疲于奔命、目不暇接,可依然興致勃勃,不曾生出半點的審美疲勞之感!
為什么?
以我農民的立場與觀點,理由至少有三。
一是形勢大好,政通人和,經濟強盛,文化豐厚,有實力舉辦,更有興致欣賞。所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心情好了,看到的順眼,聽到的入耳,自會陶陶然樂在其中矣!加之東道主的心態,客人尚在這里意猶未盡,主人先呈疲勞或疲倦疲憊狀,不符合好客山東、禮儀之邦的地域性格——你來不及疲勞。
二是體育本身的魅力。體育的本身,有許多魅力,比方力與美,比方速度與高度,比方公平與公正,比方成功與失利、新與老的更替等等。讓我們既有欣喜又有驚愕,既有驚嘆又有惋惜,甚至還有沮喪與遺憾。
本屆全運,群星薈萃、新人輩出。一屆體育盛會,沒有眾多的名星參與是不足道的;奧運和世界冠軍在全運會上一塊金牌也拿不到,是不可想象的;若讓奧運冠軍全部都拿金牌,將全運會弄成奧運會的復制版,也是乏味的。
演藝界的名星,引人之處在于他們可以演繹不同的故事。
競技體育的引人之處,在于相同的故事,被不同的人重新演繹著。
劉翔王者歸來,實現全運三連冠;奧運冠軍劉子歌,全運又創世界新紀錄;世界紀錄塵封十年,廖輝一舉來超越;全運會五朝元老李少杰鐵餅又奪冠,17歲小將陸敏佳奪得女子跳遠冠軍,16歲泳壇小將陳倩初出茅廬,一手握三金……這樣的佳績每天都創造、傳揚著,而另一些老將、名將或完美收官,或淚灑疆場,于是精彩來了——你不舍得審美疲勞。
三、有諸多的意想不到或意料之外,一波三折,可詠可嘆。諸如稱體重定冠軍、抽簽定冠軍,還有降低高度決冠軍等。24日晚的“西柳”,有兩幕特別引人注目,一是劉翔參加的110米欄預選賽,二是女子撐桿跳高。比賽進行到最后,完全變成了安徽選手吳莎和陜西選手李彩霞之間的對決。當兩人挑戰 4米50失敗時,裁判比較兩人前幾次越過的高度,發現兩人之前的成績,完全相同,無法分出勝負。無奈之下,裁判只好采用降低高度的辦法讓兩人再戰。夜幕降臨,觀眾陸續退場,現場的電子大屏幕也“提前”關閉。兩人展開了一次寂寞對決。橫桿降到4米 35,勝負終于分出。李彩霞第一次不過,吳莎則蹭著橫桿一躍而過,完成了漂亮的絕殺!鏖戰了三個多小時!
我一邊看就一邊尋思,這真是一場意志與耐力的比賽,依然精彩,卻也多了一份無奈。好在是同一個規定、同一個夢想,而不是因人而異,即便這樣的規定不怎么科學,也只好如此了。你愿意陪著她們,替她們著急或操心——你不忍審美疲勞。
總之,十一屆全運是精彩紛呈、沒有審美疲勞的盛會,這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