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特派山東臨沂記者 劉揚)提起山東臨沂,老區、山區的字眼不由得映入腦海,但通過大力發展經濟,市容市貌得到翻天覆地的改變,老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健身的需求的日益增長,在人口超過1000萬的臨沂這個大市是個大問題。臨沂市耗資2億元、已經完成覆蓋臨沂城區的濱河百里健身長廊一期工程,提供包括健身路徑在內的健身項目,其中的鳳凰廣場能同時容納萬人健身,為解決全民健身難題,引導市民科學健身開了個好頭。
除了濱河百里健身長廊,將于8月下旬建成的五環健身公園,更將提供民俗型運動健身區(踢毽子、扭秧歌等)、趣味型運動健身區(秋千、風箏等)、自然型運動健身區(宿營、野炊等)、球類運動健身區(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籠式足球等)和全民運動健身區,讓老百姓的健身生活更加多樣。日益健全、完善的硬件設施甚至吸引來全國男子網球巡回賽等賽事。
另外,基于臨沂水總量達到55億立方米、占山東水總量1/6的事實,臨沂提出建設“大水城”的戰略,即確立“以河為軸,一河五片,北上東進,組團發展”的布局,以沂河為主的幾條河流,成為城市構成的主體,打造生態水城品牌。陽光沙灘浴場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雖然這里靠的是河水,但沙子是自然沙,而且給群眾提供了海灘般的感覺,老百姓可以在這里戲水、散步,其樂無窮。
記者15日在現場看到,雖然太陽還沒有落山,但籃球場、沙灘上已經開始聚攏人氣。在臨沂羅莊區工作的劉偉對此感觸頗深,他說:“感覺很好,而且大部分項目都是免費的,沒有經濟負擔。”當然,作為臨沂人的劉偉期待臨沂變得更好,“期待在健身設施逐步完善的過程中,人們的素質同樣得到進一步提高”。
臨沂人并不滿足,濱河百里健身長廊二期工程已經在建,這一預計在2010年完成的項目將惠及300多萬人民,而規劃中的三期工程更將惠及5縣5區。
臨沂市的種種全民健身工程采取了政府投入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濱河百里健身長廊等健身區域就歸濱河景區管委會管轄,除了免費項目外,部分如網球等項目在主要時間段實行俱樂部制,另外通過在游樂場等一些項目上的收費,抵消了維護、救生、水、電等方面的成本,更有效地為群眾服務。此外,水上跳傘基地、水上運動中心、F3賽車道、跑馬場等大型健身項目正在招商中。
作為完全由企業出資在建的費縣全民健身廣場則是另一種典型。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出資建設的該工程包括容納3000人的體育場、網球館、羽毛球場、排球場、籃球館、臺球館、沙壺球館、乒乓球館等,其中大部分項目已完成。該企業在連續22年舉辦職工運動會的同時,還敞開大門,為群眾提供健身條件,惠及的人群包括周邊居民、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和費縣一中二校區學生等超過萬人。
老區還是那個老區,但全民健身的發展,已經給這里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