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2009專題匯總 > 200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 最新報道
2009-03-11 13:38:17 作者: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瀏覽字號:大 中 小】
![]() |
|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本報兩會特派記者 邱志強 攝 |
聲音洪亮,慷慨激昂,這是孫丕恕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而一旦話題涉及到他熱愛的IT產業,他的眼睛甚至會放光,說到動情處更會忍不住加上許多手勢。3日下午,利用在北京參加兩會的機會,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如約走進了“兩報一網”兩會直播室。
“金融危機來了,企業固然需要緊縮開支減少投入,但是在別的地方可以節省,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絕對不應該減少!”孫丕恕說。
落后一步可能就會落后十步、落后百步,在孫丕恕看來,IT是一個尤其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來發展的行業:因為IT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幾個月前還是行業內技術領先的高端產品,幾個月后也許就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了。只有不斷地保持創新能力,不斷地開發出新的產品,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金融危機對企業而言,更多的究竟是挑戰還是機遇?這個問題或許見仁見智,但也有一種現象毋庸置疑:在金融危機發生后,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趁機加快了進軍海外的步伐。有權威機構統計,僅今年前兩個月,中國企業就實施海外并購22起,累計數額163億美元,不僅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而且也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國外企業因為受金融危機的沖擊更大,很多原來在國際上領先的公司因為種種原因面臨著經營困境,原本上百億美元的市值可能現在跌到了幾十億甚至更低,而對于我們國內企業而言,這的確是個機會。”說到這兒,他忍不住舉了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例:去年四五月份,就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浪潮就有過與一些國際大公司合作的計劃,而他本人也陸續與幾個國外公司接觸過,但都沒有進展,理由很簡單——對方財大氣粗,根本不把浪潮放在眼里。
“說實話,要不是因為在金融危機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人家別說不會接受我們的投資、并購計劃,沒準還琢磨著該怎么拿錢給我們,做投資或者并購呢!”孫丕恕坦言。
“并購,往往并不是得到這個企業本身,而是為了獲得這個企業所擁有的核心技術。”他說,身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其實正面臨著一個頗為尷尬的處境——不掌握核心技術,只能處在制造產業的中下游。
他對并購這一行為本身可能存在的風險也并不回避:既然就連兩個新人在婚后都難免要經歷一段時間的磨合期,更何況是兩個原本各自獨立的企業?“并購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1+1究竟能不能夠>2?我覺得,1+1>2肯定是可以的,只是這也需要一個時間。不要輕易就給‘并購’下定義或者結論,而應該有一個更長遠的預期,給并購一個培養期。”他說。
點擊進入:孫丕恕做客"兩報一網"北京直播室
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