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2009專題匯總 > 200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 最新報道
2009-03-03 00:05:16 作者: 來源:大眾網 【瀏覽字號:大 中 小】

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做客“兩報一網”全國兩會直播室
“是否選國花?選哪種花作國花?”一直是個爭論話題。今天,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青州堯王集團總經理宗立成做客“兩報一網”兩會北京直播室,與網友在線交流,暢談國花選擇問題。他認為建國60周年之際應當選出國花,并且主張將象征富貴、繁榮的牡丹作為國花。
牡丹最適合做國花
宗立成說:“牡丹象征富貴、繁榮,最適合作為國花,代表著我們祖國繁榮強盛。我們國家有兩萬多種花卉,牡丹的寓意最恰當,我們國家就是要富強,要繁榮。”
作為一名有著三十多年經歷的花卉愛好者,宗立成對花非常有研究,特別是每一種花卉代表的寓意都了若指掌。他認為,牡丹還有一些一般人不熟知的優秀品質,“牡丹耐高溫、耐嚴寒,在我國大江南北廣大地域都可以生長開花,說明牡丹也有非常強的生命力,表現出一種不屈的精神,這與梅花的寓意是相同的。”
“選國花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需要客觀全面地去評判,包括寓意、生長地域、栽培難以等方面。牡丹寓意深刻積極,符合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國家形象,另外生長地域廣泛,易于栽培,是眾多花卉中最適合的品種。”宗立成呼吁各界人士摒棄個人愛好,支持牡丹當選國花。
梅蘭為何不適合作國花
有很多人認為梅花、蘭花之類的花卉也可以當作國花。“我愛梅花,但我支持牡丹作為國花”,宗立成本人也是一個十足的梅花愛好者。他不僅喜歡養梅花,還常常寫詠梅詩。這與他艱苦的創業奮斗史有關系,“松梅無畏笑天公”是他對當年夫妻二人創業的寫照。但是他卻支持牡丹作為國花。宗立成認為,“梅花自然有‘戰西風而不懼’的斗爭精神,但梅花的‘暗香樹影’韻味則不適合國花的角色。畫梅花講究‘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這正好與我們國家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環境不相契合。”
“蘭花自古有深谷幽蘭之說,有孤僻自傲的隱意,跟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五湖四海交朋友的精神相違背。且蘭花喜酸性,種植的地域限制非常大,難以栽培,更不適合做國花。”宗立成介紹說。
國花可拉動花卉產業發展
“目前,國內花卉種植面積約有1000多萬畝,600多億的花卉市場,為農民增收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特別是當前金融危機下,更是具有意義重大。”作為一個企業家,宗立成不忘為國家算一筆經濟賬。他認為,我國振興經濟過程中,農業必須是要大力發展的一塊,花卉市場潛力巨大,正好可以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突破口。如果這次能夠設立國花,將會大大刺激我國的花卉種植業,把我國的花卉市場帶到一個新的層次。而即將到來的第七屆中國花博會也將把牡丹花的精神發揚廣大。“今年恰逢建國60周年,設立國花也是向國慶獻禮了。”
談及山東花卉市場,宗立成非常自豪地說:“菏澤、青州都有非常大的花卉市場,這些年發展很迅速,青州是絲綢之路的源頭,歷史名人眾多,也有種花的傳統。如果這次兩會能設立國花,也是對家鄉經濟發展的一大刺激。不過作為一個全國政協委員,更多的是從全國的角度來考慮,來做提案。” (大眾網北京特派記者 曲濤 陳宏發 攝影報道)
編輯:陳宏發